悅覽八桂
首頁 -> 悅覽八桂
  • 據說,去過那么多古村古鎮,還是這座小城里的ZUI有味道
  • 忙碌的都市生活,每天不是去上班的路上,就是回家的路上,你有多久沒來一場慢悠悠的旅行了?



    比起那些人潮擁擠的熱鬧繁雜,也許這場旅行,你更想一個人在安靜的地方走走。

    如果你也在尋找小眾目的地,那么桂林市靈川縣會是你的不二之選。



    靈川,坐落在漓江上游,青山浮水之間,景色清幽,自古便有“楚越往來之要沖”“領中原風氣之先”的美譽。

    境內古村古鎮頗多,且各有特色。



    靈川的美,是幽幽古道上徐霞客的足跡,是煙雨漓江中徜徉的游船,是山水間靜謐古樸的村寨。

    靈川還是個天然的古風拍攝地,老橋、流水、古村、碼頭......對于古風愛好者來說韻味十足。




    01

    大圩古鎮

    充滿人間煙火的漓江商都


   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,桂北一帶有著許多古村古鎮,而大圩古鎮便是其中之一。




    清晨,乘船到距桂林23公里水程的漓江東岸,??吭诖筵状a頭,遠遠便能望見一片片染著晨曦的屋脊。

    明清時大圩交通便利,商業發達,有“逆水行舟上桂林,落帆順流下廣東”之說。




    明代才子解縉曾泊船大圩,徜徉其間,詩興大發,寫下了詩篇《大圩》:“大圩江上蘆田寺,百尺深潭萬竹圍。柳店積薪晨爨后,壯人荷葉裹鹽歸?!?

    當時的廣西四大圩鎮之首商業有多繁華,于詩中便可得知。




    大圩古鎮沿江而建,民居大多沿著青石板路一字鋪開,為青磚、青瓦的兩層明清建筑,大多南低北高,集商住于一身。

    大圩的古建筑主要集中在萬壽橋后面的太平門和永安門之間。




    萬壽橋是大圩鎮最有價值的文物之一,始建于明萬歷年間,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。




    大圩古鎮最不缺的要數碼頭。從明代到民初,大圩共建有13座碼頭。

    碼頭大多長約10米,寬3-4米,用石砌成,伸入江中,楔入街巷,其功用各有不同。



    1921年孫中山在桂林籌備北伐時,就是在大圩塘坊碼頭上的岸,向歡迎民眾致敬并作了南北要統一的即席演說。

    站在碼頭眺望,傾聽江岸往來游船的汽笛聲,仿佛舊時繁華的大圩就在眼前。




    幾百年彈指過,雖繁華不再,現在的大圩依然是一座鮮活的古鎮,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。






    02

    上橋村

    千年湘桂商道的滄桑古村


    上橋村位于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,湘桂古商道之上,因橋而得名。

    《徐霞客游記》載上橋村:“又西五里為上橋,有水自東北叢尖山之南,西過橋下,即一分為二,一南去,一西去?!?



    村里有兩座明朝時期修建的石拱橋,分別是關龍橋、馬蹊橋。

    關龍橋位于村南,因靠近關帝廟得名。這里非常適合取景,常有攝影師和游客慕名而來。



    石橋古樸滄桑,古樟郁郁蔥蔥,偶有行人從橋上經過,橋下波光粼粼隱約恍若倒映出當年徐霞客的身姿。

    穿一身漢服,坐于橋上,和古樟、流水、石橋來合個影,氛圍感十足。




    馬蹊橋距離關龍橋不遠,橋長40余米,橋面寬4.5米,鋪著上百塊青石板,橋下為漓江支流——支馬河。

    兩座石拱橋銜接湘桂古商道,是古時湖南永州進入廣西,去往桂林的必經之道。




    村子不大,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古建筑40余座,帶有南遷中原家族民居的普遍特點,外嚴實,內通透,規模大,成系列,古樸雅致。



    這里幾乎沒有什么游客,村民生活安靜悠閑。如果不是特意尋訪,這里似乎早已被世界遺忘。





    03

    江頭村

    傳承800多年的人文古村


    江頭村,一座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,坐落在甘棠江上游的護龍河西岸,為北宋哲學家、理學創始人周敦頤后裔繁衍生息之地。




    這里三面環山,山澗小溪從村前流過。

    村中古木參天,云霧繚繞,古建老宅靜默獨守,周氏家族世居在這“世外桃源”。




    走進村中,便能看到分布錯落有致的古民居,其布局、著色、紋飾均帶有周敦頤理學文化的痕跡,特色明顯。

    村中窄窄的巷子,都是花石鋪就的路。其中有條巷道叫“迷宮”七拐八拐形成一連串的“之”字,每一個“之”字都對著一扇門,巷道兩邊的房屋只有門,沒有窗,非常特別。



    周氏祠堂,也叫愛蓮祠堂。建筑外觀青磚黑瓦、飛檐斗拱,莊重古樸。內部雕梁畫柱,工藝絕倫。




    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,傳承數百年的“愛蓮家訓”,重視教育的傳統,讓這里不僅人才輩出,更出清官。



    清朝時江頭村代代出仕,為全國村落所罕見,有“父子進士 ”“父子翰林 ”“四代四舉人”“五代五知縣”的佳話。



    江頭洲的村巷,至今仍保留著“耕讀路”“秀才巷”“舉人路”“進士街”等地名。

    如今,江頭村不僅是桂北民居博物館,也是周氏理學的傳承者。





    04

    長崗嶺村

    深藏于群山之間的繁華古村


    古商道上叮叮咚咚的鈴聲早已遠去,長崗嶺古村安靜地躺在群山之中,鱗次櫛比的古宅顯得那樣祥和。

    這條古商道似乎被年歲遺忘了太久太久,這里的居民也早已習慣了這份安靜,卻也不介意外人的打擾。



    從南宋理宗年間,村里的陳、莫、劉三大姓族氏從山東青州輾轉南遷,于明代定居于此開始,長崗嶺村就在安靜與熱鬧之間不斷切換。



    長崗嶺村背靠雄獅山,左依掛榜山,右傍天鵝山,前有毛界嶺、大觀音山,山巒四面環繞。



    村子所在的水源山,古樹參天,青藤盤繞,夏日里繁葉遮天,秋季則層林盡染,行走其中,恍若進入童話世界,讓人沉醉。



    因地處湘桂古商道的咽喉,明清時期的長崗嶺村,是興安、靈川一帶的富庶村,素有“小南京”的之稱。



    村中60多座古民居歷經幾百年的物事輪回,縱然有些殘敗,但大多保留完好。

    尤其是陳家大院、莫家老大院、莫家新大院,這些大院建筑規模高大宏偉,寬敞明亮,窗雕、格扇玲瓏剔透,天井和巷道一律由青石板鋪就。



    假如想要避開人群、體驗山居生活,倒不如來這里走走,或許你能找到屬于這個時代特有的安寧。





    05

    東漓古村

    潮田河畔的活態鄉村博物館


    坐落在潮田河畔的東漓古村,是一個以桂北風情、古民居建筑藝術、民間傳統工藝為主題的村落。




    “曖曖遠人村,依依墟里煙。狗吠深巷中,雞鳴桑樹顛?!弊哌M東漓古村,就像走進了陶淵明詩中的“東籬”。

    東漓古村是特別的,這里有治愈田野、古樸院落、器皿舊物,還有世代相傳的傳統工藝。




    雖是仿舊復建的古村,可依然抵擋不住那呼之欲出的人文氣息。

    秦家大院、李氏宗祠、西省官鹽、黃龍廟、文昌閣……鮮活地再現了數百年前湘桂古商道、漓江流域人們的傳統生活。





    在東漓古村,你可以獨自走在巷陌里,欣賞原汁原味的桂北古民居;或者去體驗扎染、拓印、捏陶、竹編,感受親自動手的樂趣;也可以在古風民宿里享受靜謐的隱居時光。

    古村不大,歷史感卻濃厚,處處給人驚喜。






    飽含靈氣的山和水,古老的建筑,動人的故事,濃郁的風情,仿佛一草一木都會訴說,仿佛一磚一瓦都在吟誦……

    這就是古韻靈川。


    數據來源: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公眾號

精品国产久线观看视频,久精品视在线观看视频,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